八成中國航運企業擔心二次探底
2011-07-07 08:20:00 來源:上海商報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
信心指數首次低于景氣指數
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中國航運景氣報告顯示,第二季度中國航運景氣指數為103.81點,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徘徊在景氣分界線附近。中國航運信心指數為100.57點,首次低于中國航運景氣指數,企業家對市場和行業發展前景信心不足。
中國航運景氣報告顯示,僅有20%的航運企業認為中國航運業不存在二次探底,超過半數的航運企業經營人認為中國航運業正逐步走向二次探底。
根據調查顯示,82.35%的船舶運輸企業經營人認為,目前行業正逐步走向或已經處于“二次探底”之中,運力不斷投放,市場供需嚴重失衡,運價持續下跌,而營運成本連續五個季度大幅上升,企業盈利情況不斷惡化,流動資金漸趨緊張,企業融資難度增加。第三季度船舶運輸信心指數繼續下滑,達到64.03點,為2009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低點,行業環境和市場環境非常不樂觀。
同時,港口企業面臨產能過剩的風險。據中國航運景氣指數調查顯示,52%的港口企業認為港口產能過剩,41%的港口企業認為供需平衡,僅7%的港口企業認為產能存在不足,港口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的風險。
二季度集裝箱運價普遍下跌
昨天,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了《航運市場分析報告第二季度季報》,認為國際經濟形勢運行平穩但風險預期增大,各主要經濟體都表現出下滑趨勢,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危機風險再現,整體航運市場表現平淡,市場恢復情況不及去年同期,運力過剩壓力依然較大。
報告預計,隨著各國經濟面臨國內通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貨膨脹壓力持續升高,美國經濟受限于自身債務負擔和量化寬松政策逐漸失效等問題,2011年第三季度世界整體經濟下行趨勢較為明顯。隨著部分班輪公司受過剩運力的壓力而逐步收縮運力,運價會緩慢開始回升,但是班輪公司彼此控制運力的行動遲緩,加之受大量新船交付的影響,市場恢復程度有限,運價仍將處于低位。
報告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使得大宗干散貨海運量增幅不及預期,預計國際干散貨海運量三季度與二季度基本持平。運力增速有所放緩,預計第三季度國際干散貨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隊規模將在5.78億噸左右,環比增加3.7%。受運力持續增加的影響,供需差距進一步拉大,BDI指數預期會繼續保持低位。
預計第三季度原油、成品油需求環比都會有所增長,而船舶交付量和拆借量均會有所減少,總體運力將小幅減少,各船型運價會有不同程度的上漲,但是成品油輪行情會有所下行。進入第三季度將步入電煤需求旺季,但是預計沿海干散貨運輸市場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不大,運價上漲較為乏力。
復蘇將在2013年及以后
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認為,2011年下半年中國航運業將持續下跌。根據中國航運景氣指數預測,2011年第三季度,船舶運輸企業的景氣指數預測為96.30點,仍然處于不景氣區間,比二季度下降了0.53點。船舶運輸企業的信心指數預測為64.03點,處于較為不景氣區,較二季度下降了2.01點。船舶運力投資意愿景氣指數為84.86點,是自全球金融危機開始恢復以來首次進入不景氣區間,船舶運力投資意愿首次出現下跌,第三季度市場和行業總體環境將進一步惡化。
據中國航運景氣報告顯示,2011年5月中國航運景氣動向指數為98.63點,較上期下降0.29點。先行指數從2009年11月達到峰值之后,連續7個月出現下滑,之后更呈現震蕩下挫趨勢。2011年5月先行指數達到98.59點,達到2009年7月以來的最低點。根據先行指數和一致指數之間的時差關系,由此可以推定2011年下半年中國航運業景氣狀況將持續下滑。
據中國航運景氣報告顯示,64%的航運企業認為航運市場將在2013年及以后恢復,25%的航運企業經營人認為航運市場將在2012年恢復,僅有11%的航運企業經營人認為航運市場將在下半年恢復,航運企業經營人普遍看空后市。